【中國禮品網訊】廣州市博物館11月6日展出70件該館近十年來從海內外征集到的清代外銷陶瓷,呈現了近代“中國制造”通過“海上絲綢之路”行銷海外的盛況。
瓷器作為高利潤的東方舶來品,是17世紀后返航歐洲商船不可缺少的貨物,外銷瓷器隨著歐洲商船漂洋過海,為航行在亞歐之間的商人帶來巨額利潤,也是昔日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。
展廳中,一款“廣彩描金徽章開光風景紋湯盤”引起了記者的注意,廣州市博物館教育推廣部副主任鄧玉梅介紹,這款湯盤采用左右對稱,一邊繪制了英國普利茅斯港,另一邊繪制了廣州黃埔古港,也反映了清代中英陶瓷貿易的過程。
鄧玉梅介紹,不少清代外銷瓷器極具西方特色,陶瓷制作的啤酒杯、保溫的陶瓷餐盤、瓷器上繪制歐洲名畫、神話故事……陶瓷外銷除了大宗貿易的普通瓷器,還有歐洲貴族通過“私人訂制”,在瓷器上繪制歐洲家族、城市、社團、公司的紋章,體現家族的演變發展軌跡和個人的婚姻、授勛等情況。
據悉,展覽將持續至2015年2月1日,展示具有典型中國情調和西方特色的外銷瓷器,展現東西方審美藝術與中國制瓷工藝結合,中西文明在中國瓷器上的交匯。